近日,共享经济领域代表行业——共享充电宝专利纠纷案件新增宣判,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于2018年12月28日签署的判决书做出判决,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街电”)停止制造、使用侵害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电”“吸纳式充电装置”、ZL201520847953.1“移动电源租用设备及充电夹紧装置”专利的产品;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赔偿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含合理费用)每案1500万元,两案合计3000万元。
法院认为,街电公司实施了制造、使用的侵权行为,行为性质严重。本案发生前,街电曾因侵害来电公司相同专利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停止侵权及赔偿损失、本两案亦作出裁定,责令街电公司停止侵权行为,但在裁定作出两个多月后,市场上还存在侵权产品。
“街电公司通过向其合作商户发表声明及寄送告知函的形式,鼓动相关商户配合其持续侵权,可见街电主观恶意十分明显。这种不尊重在先裁决、不积极履行裁定,无视国家法律和他人权利的恶意侵权行为,应当付出沉重代价”,法院作出裁定称。
街电曾以企业尚未盈利且处于亏损状态为由提出抗辩,法庭判决指出,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中的企业大多处于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前期投入资金大都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故在某一时间点上可能会处于亏损状态,这种现象是资本投资基于长线利益所致,不适用于专利侵权获益,因此,街电公司以此为由提出的抗辩不成立,不予采纳。
此外,在本案中,街电产品的合作商家永旺梦乐城(广东)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也因共同侵权被法院判决: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需停止使用侵害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ZL01520103318.2“吸纳式充电装置”、ZL201520847953.1“移动电源租用设备及充电夹紧装置”专利的产品。
据了解,街电侵权来电专利案件已持续一年半之久,相关纠纷此前在北京市高院进行判决。一审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5月25日的民事判决结果显示,街电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和三十日内停止使用涉案Anker设计12口产品;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街电向来电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两起案件共200万元。2018年11月22日,北京市高院签署的判决书显示,有关来电与街电的两项专利审判,维持一审原判。北京市高院的审判结果为终审判决。
相关线报
- 1 【专利侵权维权】畅通专利维权快速通道
- 2 【专利侵权投诉】详细的淘宝维权投诉流程
- 3 【化工专利侵权】净利连续暴跌,深陷专利纠纷,中信证券扶不起鲁西化工
- 4 【侵权专利分析】如何撰写一份专业的专利侵权分析报告?
- 5 【专利侵权鉴定】干货分享┃判断外观专利是否侵权的三大对比方法
- 6 【侵犯外观专利】如何判断是否存在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
- 7 【侵犯专利权罪】3月1日起,侵犯知识产权最高判10年!三个案例让你秒懂
- 8 【知识产权侵犯】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
- 9 【专利侵权赔偿】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拟取消专利侵权法定赔偿十万元下限
- 10 【专利善意侵权】哪些情况可以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