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专利诉讼的目的往往都是为了争夺市场,通过专利诉讼抑制竞争对手的生产规模,同时不断扩大专利权人的生产,以达到占领市场地位;专利诉讼过程中有必要掌握一些技巧:
那么,针对这个的问题,赵建刚律师收集整理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大家的阅读!
诉讼策略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起诉地的选择(Where)
这一点不仅对于国外当事人,对国内当事人也同样重要。因为按照《民事诉讼法》,一般是在被告的住所地起诉。但是像这种知识产权案件,因为侵权认定的难度非常高,如果选择被告的住所地起诉,往往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地方保护主义不光在涉外案件里,即使在仅涉及国内当事人的案件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何选择专利诉讼的管辖地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侵权行为发生地是改变管辖地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某律师谈到,在侵权诉讼中,通过对侵权行为的调查和取证,我们大都选择了向非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这样做,我们明显地感到案件受到的外界干扰少了很多。
2.诉讼时机的选择(When)
选择什么样的时机起诉,起诉前是否要发警告信,以及是先谈判后诉讼,还是先诉讼后谈判等等这些问题,也是诉讼开始前要考虑的。时机的选择,在不同的案件中是不一样的。如对方不考虑许可,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机起诉就可以了。如对方是考虑许可的,我们应采取的方法则是先接触后起诉。侵权者往往态度各不相同:有在收到警告信后就停止侵权的;有在收到警告信后仍然侵权,但在起诉后和解的;有的诉讼到底。诉讼过程中“谈”和“打”是交织在一起的。何时诉讼,要根据案情合理选择。
3.起诉对象的选择(Whom)
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前面提到的几个案件的共同特点就是侵权是群发性的,然而侵权诉讼中不可能把所有的侵权者都告上法庭,这样在时间、金钱、精力上都无法承担。如果都告,对方会产生一个强大的联盟,这个联盟会对整个产业乃至国家机关都会产生影响力,在专利无效的过程中会受到官方的影响,从而导致专利无效。那么,如何进行选择呢?这里我们常用的选择方式是,一般以中型的、民营的企业作为诉讼对象,尽量避免选择大型的国有企业。有一个典型的案例。避免遭到全行业的联手反击,最终可能导致专利被无效。选择告谁对案件也会有很微妙的影响。
赵建刚律师小结:
以上就是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文中律师。
相关线报
- 1 【专利侵权维权】畅通专利维权快速通道
- 2 【专利侵权投诉】详细的淘宝维权投诉流程
- 3 【化工专利侵权】净利连续暴跌,深陷专利纠纷,中信证券扶不起鲁西化工
- 4 【侵权专利分析】如何撰写一份专业的专利侵权分析报告?
- 5 【专利侵权鉴定】干货分享┃判断外观专利是否侵权的三大对比方法
- 6 【侵犯外观专利】如何判断是否存在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
- 7 【侵犯专利权罪】3月1日起,侵犯知识产权最高判10年!三个案例让你秒懂
- 8 【知识产权侵犯】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
- 9 【专利侵权赔偿】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拟取消专利侵权法定赔偿十万元下限
- 10 【专利善意侵权】哪些情况可以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