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专利的某些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各国法律普遍做出了相关规定。通常,假冒专利、伪造专利证书等特别行为才会招致刑责,那么因为专利侵权,会被警察抓吗?
在中国、美国和主要西欧国家,确实不会因为专利侵权而坐牢。在其他有些国家,真的不好说啊!
1 韩国:一纸警告函,跨江大桥停工
笔者曾接到国内某企业紧急求助。这家企业费了很大心力打入了韩国桥梁建设市场,向韩国出口他们的专用产品。跨江大桥建设中,韩国施工方收到了专利侵权警告函,于是工程停工了。
大型工程,停工一天的损失可想而知。施工方太大惊小怪了吗?
后来得知,在韩国,明知的情形下实施专利侵权,可能引发刑事责任。
韩国专利法第225条就专利侵权所定罚责为7年以下监禁或1亿韩元罚金。
可能有牢狱之灾,还怪人家大惊小怪吗?
好在我们及时提供的专业支持帮助客户有效化解了专利侵权风险。
2 日本、泰国、俄罗斯、阿根廷……
因专利侵权被抓去坐牢的事并非只会在韩国出现。
日本专利法在第196条至第204条做出了刑事处罚规定,其中,第196条就专利侵权所定罚责为单处或并处10年以下监禁和1000万日元罚金。
俄罗斯联邦刑法第147条就专利侵权等行为所定罚责为罚金、4080小时以下义务劳动、或二年以下强制劳动或监禁。
至少泰国和阿根廷也有专利侵权入刑的法律规定。
3 专利侵权到底多严重?
从法理上,很多国家认为专利侵权不应入刑,哪怕在“明知”的情形下实施的专利侵权。中国、美国及大多数西欧国家即属此列。
首先,专利侵权的认定极为复杂,对专业水准要求非常高。专利侵权的认定还依赖于专利权有效性的认定,使复杂性和专业要求又增加了一道。即便最专业的判定,仍常常存在争议,很难有定论。而刑事责任的成立通常要求行为人有侵权故意、犯罪动机,至少有非常严重的过错,所以至少要“明知”,才可能引入刑责。而专利侵权认定的困难,致使行为人的“明知”很难认定,侵权故意、犯罪动机很难成立。倘若专利入刑,将使善意行为人因不能准确评估专利侵权之可能徒增困扰和压力,行事畏首畏尾而不利于维持经济活力。
另外,专利侵权不直接侵害公众利益,其主要影响限于被控侵权人和专利权人双方的经济利益,因而由民法调节比较恰当。即使一些行为人的专利侵权情节较为恶劣,由法院施加数倍的惩罚性赔偿应足以维护公平。
不过,还是有一些国家对专利侵权设置了刑责,加以震慑。当然,这些国家尽管做出了专利侵权入刑的规定,但通常仍按民事纠纷加以解决,刑事处罚的案例较少,除非有特别恶劣的情节。
既然有国家针对专利侵权设有刑事罚责,还是有当然的威慑作用。坐牢确是件恐怖的事。企业在策划相关跨国商业活动时,很有必要向专业人员了解当地相关情况,做好风险评估。
可深了丨经典重温:出口标准、法规、专利壁垒攻防战,一篇看透!
可深了丨苹果:知识产权人设坍塌?
可深了丨科创板IPO专利评价标准有待释疑
可深了丨人工智能作品知识产权保护辨伪
用知识产权的眼光
看世界
欢迎原创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支付稿费
投稿邮箱:iptree@i
相关线报
- 1 【专利侵权维权】畅通专利维权快速通道
- 2 【专利侵权投诉】详细的淘宝维权投诉流程
- 3 【化工专利侵权】净利连续暴跌,深陷专利纠纷,中信证券扶不起鲁西化工
- 4 【侵权专利分析】如何撰写一份专业的专利侵权分析报告?
- 5 【专利侵权鉴定】干货分享┃判断外观专利是否侵权的三大对比方法
- 6 【侵犯外观专利】如何判断是否存在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
- 7 【侵犯专利权罪】3月1日起,侵犯知识产权最高判10年!三个案例让你秒懂
- 8 【知识产权侵犯】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
- 9 【专利侵权赔偿】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拟取消专利侵权法定赔偿十万元下限
- 10 【专利善意侵权】哪些情况可以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