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知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论文获赔70多万元一事引发关注。
12月6日,记者登录中国知网检索系统,在作者栏目输入“赵德馨”、作者单位栏目输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检索期刊上赵德馨的论文,显示结果为“0”。
老人告诉记者,中国知网已经不再收录他的文章,收录的都下架了。
据长江日报报道,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评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鲜为人知的是,老人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老人谈起维权缘由仍很气愤:“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不仅不告诉我,读者包括我自己下载还要付费,我本人却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稿费。”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学术期刊公司”)的运营方。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赵德馨 中国学术期刊”,一共出现157篇判决文书,赵德馨告诉记者,他一共起诉了160多起,最早是从2016年开始起诉,所有案件全部胜诉,总计获赔70余万,目前赔偿款已全部到位。
裁判文书网截图
裁判日期为5月29日的一份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赵德馨发表于《江汉学报》1965年08期的文章《向贫下中农学习辩证法》,被“中国知网”收录。2019年取证后,赵德馨将中国学术期刊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布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涉案作品,侵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此外,被告主张其系经过涉案作品所载的期刊出版发行方授权使用,但未提交证据证明作者曾向刊文单位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
赵德馨撰写的《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论文,刊发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该文后被中国知网收录。2020年12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赔偿赵德馨经济损失2800元及维权合理开支534元,共计3334元。
记者查询当期《中国经济史研究》看到上面写有: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书面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法院认为,期刊的说明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的效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也陈述,期刊通过稿约单方声明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表示,“赵德馨教授的胜诉,既是为广大作者讨说法,也会影响有关期刊数据库的商业流程,使他们更加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综合自长江日报、潇湘晨报、网友评论等
编辑丨吴泽斌
相关线报
- 1 【专利侵权维权】畅通专利维权快速通道
- 2 【专利侵权投诉】详细的淘宝维权投诉流程
- 3 【化工专利侵权】净利连续暴跌,深陷专利纠纷,中信证券扶不起鲁西化工
- 4 【侵权专利分析】如何撰写一份专业的专利侵权分析报告?
- 5 【专利侵权鉴定】干货分享┃判断外观专利是否侵权的三大对比方法
- 6 【侵犯外观专利】如何判断是否存在侵犯外观设计专利的行为?
- 7 【侵犯专利权罪】3月1日起,侵犯知识产权最高判10年!三个案例让你秒懂
- 8 【知识产权侵犯】这些“小动作”可能在侵犯知识产权
- 9 【专利侵权赔偿】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审 拟取消专利侵权法定赔偿十万元下限
- 10 【专利善意侵权】哪些情况可以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