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百度深圳分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了题为《法律服务行业(月报)》的百度指数和百度营销官星盘商业研究数据。

这份数据看点很多,商机和挑战都在报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事法律行业推广不能错过。

作为行业“老炮”,我们来解读这份报告,发现其中的机会和挑战。

流量分配:【决定你往哪里打】

移动端占了86.33%,电脑端13.67%,电脑端20%都保不住,押宝移动端会面临红海厮杀。

法律推广搜索热度趋势

推广ALL IN移动,就会面临最大的竞争。

从拼预算、到拼运营和拼销售、最后终局肯定是拼品牌,移动端推广,大的律所,要往品牌转型,不然是一场“耗死战”。

如果预算较小的客户,反其道而行之,只推电脑端,也许是破局之道。

城市分布:【决定你打那个城市】

法律需求呈现“422现象,一线城市法律市场占了40%多,二线城市20%,其他三四线城市20%。

法律推广城市等级地域热度

增速上全是下滑,一线城市下滑超过15%,三四线城市15%,二线城市10%,搜索流量下滑估计来源于几个方面:

  • 各地新开律所增多,法律服务供给也开始有过剩的苗头。
  • 每年新增律师5万+,分蛋糕的人多了,竞争持续增大。
  • 一线城市法律竞争白热化,从人找律师,到律师找人【当事人】。
  • 当前整体内外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低迷,导致市场不景气。

城市流量分布:【那个城市优先打】

北京、上海最多,成都和杭州是一匹黑马,广州、重庆和天津没有进入1个进入TOP5有点难堪。

法律行业推广搜索热度排行

成都2022年“大运会”,一系列国际会议在成都举办,成都在国际上影响力逐步增强,我接触到有很多北京律所在成都开分所,可见成都未来增量很大,商机也很大。

杭州在直播带货领域又独占鳌头,今年很多带货电商落户杭州,所以杭州也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搜索热点-热搜词

“拆迁律师咨询免费”能排第一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我也听到很多地方有拆迁和征地(南昌县、安徽阜阳),应该推拆迁的北京几个律所,赚死了。

法律推广搜索热搜词

大部分都是劳动也正常,快到年底劳动纠纷纷至沓来,加上有很多企业裁员,必定引发劳动纠纷和法律援助。

很多律师或嫌弃劳动收费低,白嫖多,不做劳动纠纷。

律师应该优先面向市场【业务】,还是面向法庭【专业】,自己去思考,做劳动纠纷的律师,这时候忙得飞起来,做其他的律师愁案源,也许惶惶不可终日。

“专利侵权律师”能进入TOP10确实也是意料之外,很多专利维权流氓公司,搞明星肖像权、字体著作权、外观专利维权,很多企业深受其害,估计这帮人不省心,开始大搞特搞,我知道北京很多这种公司。

搜索热点-新增词

新增搜索词,好多劳动纠纷词,可见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不妙,裁员、拖欠工资、辞退都是企业经营不善的表现,可见企业真的太难了。

法律推广新增词

“欠钱不还和诉讼费多少钱”,这类词一直都是搜索量多,年底催债要钱的很多,属于正常现象。

“专业刑事案件律师”这个词是新增TOP词,确实有点奇怪。

刑事案件受疫情影响很大,估计和国家加大一些案件打击力度分不开【比如:断卡行动、湖南邵阳要求在东南亚的人,都要回国接受询问是否参与电诈】

做刑事案件很多时候,得益于国家打击很多犯罪的专项行动,比如“清朗行动”“断卡行动”等等。

搜索热点-急增词

北京和深圳都是离婚关键词,离婚率魁首,搜索离婚的也当仁不让。所以北京和深圳离婚业务律师能大赚一笔。

法律推广激增词

“杭州厉害的刑事律师”这个词,一看有点意外,仔细一查发现“浙江严打食药环境领域犯罪”“净网2021”都是雷霆行动,所以杭州的刑事律师应该挺香的。

“28岁未婚属于五保户吗”无厘头的网络热点触发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

行业资讯趋势

图文的16.8%,视频12.95%,这也正常,现在当当看文字,很多人看不下去。

法律行业资讯趋势

企业推广也要往图文和视频方式去呈现了,网站、宣传册和公众号都要改变,采用富媒体推送,更好阅读。

法律搜索行业人群画像

男女搜索法律的比例基本相当,男的多一点点。

已婚的搜索法律的占比70%多,已婚人群法律需求大。

法律行业搜索人群画像

消费水平高消费和中消费各占40%左右,证明法律服务平民化了。

教育水平上,高中及以下得多,这个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本来中国本科学历的人占人口只有12%左右。

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中年人法律需求确实大。

总结建议

通过百度营销观星盘的数据,管中窥豹,对法律行业有以下几点行业上的建议,仅供参考:

新开律师事务所选择成都、杭州、郑州、西安、南京和长沙,这些市场,竞争没有一线城市大,法律需求增量大。

个人律师发展,如果要逃离“北上广”去以上城市幸福感强、职业发展需求也大,往往更容易成功。

专业领域发展,律师做劳动和婚姻的需求大,以后自己团队做大更有可能,知识产权也是一个有潜力的领域。

法律增速持续下滑,竞争压力会持续增大,律师事务所要往品牌化走,个人律师要往专业领域去走,另外律师个人知名度太关键了。

希望法律市场持续完善,不要进入“内卷”局面,另外希望经济快速恢复,春暖花开,尔等你来。